陕西省富县柏山寺罗汉石雕艺术

人物形象,而戴头巾,身披长袍,从而略去手与脚的刻画与其他罗汉形成对比,体现了作者善于取舍构图思想,也丰富了人物形像。三尊残破无头的罗汉,或是侧身,或是手捻佛珠,或是半结跏趺坐,避免了形象动态重复。

每一尊罗汉坐立后双腿形成的台面与方形台底部的距离(图8中b与c的距离)和罗汉的上半身(图8中a与b的距离)的比例接近黄金分割比(0.618)。

ab的高度整体在22cm到23cm,bc的高度整体在14cm到15cm

bc:ab=(14+15)/2:(22+23)/2≈0.617

可以看出比例非常接近黃金分割比例。

富县柏山寺七尊罗汉雕塑,以上大下小采用黄金分割比,丰富的人物形象,利用两种三角形构图,从而使得这一组罗汉雕塑比例完美,构图稳定,富于动态情节,形态各异。

三 罗汉像的材质 雕刻手法

从罗汉雕塑表面及残损的断面来看(如图 9)石材应属于砂岩,

其颗粒细腻,质地较软,容易雕刻,常做为建筑装饰用材,特别是用作雕刻用石。在临摹这一组罗汉雕塑后期做效果时,我在石膏罗汉的胎体上喷涂了一层硬性材料(铁砂)(图10),效果极其接近

砂岩的质感只是颜色不同,在再以平刀斜刀顺其纹路刻画出衣纹明显的转折,使衣纹流畅自如。因此推测这组罗汉的雕刻技法多以斜刀平刀为主,其刀法流畅明快。

从图11中标注数字的衣纹也可以看出有明显的转折甚至棱角分明,这不是圆刀可以留下的痕迹。砂岩质地较软,容易雕刻,易于用平刀斜刀来雕琢,从而使得衣纹转折明显流畅,把线刻画成面,以面带线,不仅保留了流畅感,也增加了衣纹的体积感(图12)。38公分的高度体积较小容易拿在手里精雕细刻。表情五官刻画的精细入微,形象刻画生动。

古代雕塑家因石材质感而采用的雕刻手法,轮廓线强烈,线条顺畅,块面转折增加了体 积感,形成衣纹以面代线的表现风格,体现出古代雕塑家高超的技艺。

【结论】

富县柏山寺七尊罗汉雕塑,以上大下小采用黄金分割比,丰富的人物形象,利用两种三角形构图,从而使得这一组罗汉雕塑比例完美,构图稳定,富于动态情节,形态各异 ,依石材质地采用的雕刻手法,以面面代线,线条流畅,刀法简练概括,丰富的人物形象,高超的雕刻手法,雕像庄重朴实,是造诣非常高的古代石刻艺术。

参考文獻:

[1]王子云.《陕西古代石雕刻》,出 版 社: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,出版时间:1985-05

[2]《美术》(第154期),出版社:人们美术出版社,出版时间:1980-10,

[3]李福顺 .《陕西富县新发现的古代雕刻》

[4]《文博》(第 13期)出版社: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:1986-7

[5]员安志.《陕西富县柏山寺唐代佛雕艺术》

推荐访问:富县 陕西省 石雕 罗汉 山寺